Skip to main content
  主页 > 文化

陶寺遗址: 印证中华文明由多元迈向一体

2025-01-09 浏览:

  1月1日上午,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遗址博物馆前,观众排起了长队。博物馆推出背诵《尚书·尧典》或《五帝本纪·尧》全篇免门票活动。“乃命羲和,钦若昊天,历象日月星辰,敬授民时……”一名小学生用时1.5分钟挑战成功,赢得大家鼓掌称赞。

  “陶寺遗址有不少考古发现与这两篇古文记载相契合,希望通过背诵经典的方式,让大家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深入了解陶寺文明的独特魅力。”临汾市陶寺遗址发展中心负责人成丽霞表示。

  陶寺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大型聚落遗址,距今约4300年至3900年,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四大早期都邑性遗址之一,其考古新发现、研究新进展为古史探索提供了新材料,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、兼收并蓄、连绵不绝特质的有力实证和生动写照。

  不久前,陶寺遗址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,全面展现了陶寺遗址作为早期国家都城的璀璨文化和恢宏气象。

  汇聚重点文物

  从空中俯瞰,陶寺遗址博物馆外观呈“中”字形,象征着陶寺文化对中华文明起源及早期国家形成、发展的重要作用。

  步入大厅,两面大型浮雕墙映入眼帘,右边雕刻中华文明探源工程4个典型都邑遗址——良渚、陶寺、二里头、石峁的代表性文物,左边雕刻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元素。“整体表达的是站在陶寺看早期中华文明,再由中华文明看世界文明。”陶寺遗址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刘甜介绍。

  博物馆展厅面积约5000平方米,基本陈列以“光被四表 协和万邦”为主题,分为“文明蕴化”“煌煌都邑”“早期国家”3个单元,并特设考古专题展厅,汇聚陶器、玉器、铜器、漆木器等文物230件(套),生动展示了陶寺遗址在城址规划营建、手工业制造、艺术创造等方面的突出成就。

  步入“煌煌都邑”展厅,一件玉璇玑引人注目,这是2024年陶寺遗址中期墓地新出土的文物之一。“它的外缘有齿牙,推测是用来观测天象的,具体功能还有待研究。”刘甜说。

  陶寺中期王墓M22出土的圭尺首次公开亮相。这是一件黑、绿、红三色相间的漆木杆,与早期贵族墓葬M2200出土的立表配合使用,应是古代天文历法观测仪器。

  展柜旁的电子屏上播放着用圭表测日影的演示动画:圭尺平放于地,立表垂直竖立,正午时刻,阳光照在立表上,投下的影子可用圭尺上的刻度测出长短。

  《周礼》记载,建王都必在“地中”。圭表测量的夏至日影长度正是测定“地中”的标准。陶寺圭尺从头端到第11格刻度长39.9厘米,合陶寺1.6尺(专家研究认为陶寺1尺为25厘米)。1.6尺与《周髀算经》记载“夏至之日晷一尺六寸”的“地中”标准吻合,说明陶寺已经存在“地中”概念。

  展厅中还展出了铜齿轮形器(复制品)、沙漏(复原品)等器物,它们可能是计时的工具。有学者推测,陶寺先民已能精准管理时间与空间,为王权和社会服务。

  彩绘蟠龙纹陶盘是陶寺遗址核心文物之一。陶寺遗址共出土4件龙盘,此次展出的龙盘原件出土于早期大墓M2001,是体量最大的一件。此盘褐色胎,器表灰色,内壁以红白两色绘蟠龙纹。陶寺龙盘纹饰具有以下特点:均是蟠龙,盘曲如蛇;身体上有鳞状斑纹,似鳄;口衔枝状物;有的头部两侧方形似耳,有的带锯齿状牙齿。

  朱书扁壶是陶寺又一代表性文物。扁壶为泥质灰陶制成,是陶寺常见的汲水器,壶上有红色朱砂书写的两处字符。有学者认为这是文字,其中一个为“文”字,另一个字有“尧”“命”“邑”等多种解释;也有学者认为这只是某种符号。

  展现都城气象

  陶寺遗址1958年发现,1978年正式开启考古发掘,至今仍在持续。遗址面积达400多万平方米,其中城址面积280余万平方米。

  21世纪以来,尤其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实施以来,陶寺遗址确定了中期大城、宫殿区及宫城、仓储区、中期大型墓地等重要遗迹,其作为都城的构成要素和特征更加清晰。

  陶寺遗址分为早中晚三期文化遗存,大致经历了兴起、繁盛和衰落的发展过程。陶寺文化早期就开始筑城。到了中期,城址聚落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:宫城继续沿用,增建了外郭城,城址面积达到280余万平方米,完成了由单一宫城向“宫城—郭城双城制”的转变。

  陶寺中期城址复原模型沙盘前,通过空气成像技术,再现了陶寺城址的景象:“回”字形城址内功能分区齐备,城内西南部的手工业作坊区正在烧陶,河水潺潺流动,先民耕种劳作……

相关文章